系統(tǒng)版本:電池系統(tǒng)
蓄電池容量單位常用放電電流與時間的乘積表示,通常以安培·小時為單位(簡稱安時,以A·H表示,1A·h=3600C)。
通常我們講電池容量是以安時為單位,這是基于已經(jīng)確定的某一個電池。
比如我們說這塊手機電池容量是多少;這塊電瓶車電池容量是多少,都是分別針對不同電池來說的。針對電池電壓已經(jīng)確定,而沒有考慮實際電壓,只需要說安時就能代表這塊電池容量。
然而對于不同電壓的電池,我們就不能單純的用安時來代表容量,比如一塊12V 20AH的電池,一塊15V20AH的電池,哪怕都是20AH,供給相同功率負載,設(shè)備都能正常工作,但持續(xù)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標準容量應(yīng)該以功為單位。
再舉個例子,一個設(shè)備能支持12V 、也能支持24V,用一塊12V(20AH)電池供電,能提供一個小時,那么用兩塊串聯(lián)會變成24V(20AH)其中安時沒有增加,但持續(xù)時間會長一倍,所以容量此時應(yīng)考慮為電池所容納的功,而不能單純考慮為安時。
W(功)=P(功率)*T(時間)=I(電流)*U(電壓)*T(時間)
這樣討論電池容量才有實際意義,必須實事求是,否則可能出現(xiàn)一塊手機電池還比電瓶車電池容量大的說法,這顯然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