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1.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定義
    • 2.正弦波和余弦波的相位差
    • 3.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圖像表示
  • 相關推薦
  • 電子產(chǎn)業(yè)圖譜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區(qū)別

2021/02/12
4994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正弦波和余弦波都是周期性函數(shù),經(jīng)常用于描述振動和波動現(xiàn)象。它們有些相似之處,但也有重要的區(qū)別。

1.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定義

正弦波可以表示為y = A*sin(ωx + φ),其中A代表振幅,ω代表角頻率,φ代表初相位,x代表時間或空間變量。余弦波可以表示為y = A*cos(ωx + φ)。

2.正弦波和余弦波的相位差

以上述公式為例,兩者最顯著的區(qū)別在于它們的相位差:正弦波的初相位為0,在t=0時達到最大值;而余弦波的初相位為π/2,在t=0時達到最大值。因此,在同一時刻,兩者取值不同。此外,兩種波形的相位關系可以用三角函數(shù)公式sin(x) = cos(x-π/2)來表示。

3.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圖像表示

正弦波和余弦波的圖像都具有周期性,并且是相似的。它們都可以表示為以坐標軸為軸心的旋轉曲線,因此被稱為“圓周運動”。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對于同一振幅、相同頻率和相同相位差的情況下,正弦波初始值是0,在x軸上方開始;余弦波初始值是1,在y軸上方開始。

相關推薦

電子產(chǎn)業(y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