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有媒體曝出,有幾百位觀致7車主收到法院傳票——觀致汽車把車主告了!
甚至還有部分車主直接收到了敗訴判決書,被列為“老賴”,限制高消費,銀行卡和支付寶都被凍結了。
真是活久見!
見過幾百位車主寫聯名信告車企的,沒見過車企反過頭來把幾百名車主給告了的。
這些車主們收到法院傳票時也是一臉蒙圈。
一位姓李的車主控訴到:“我花了幾年的積蓄,倒霉催的買了個“爛尾車”。觀致倒閉了,現在車都沒法修!我們竟然還要成為被告和失信人,我們才是受害者!”
據這位車主的判決書中顯示,他不但需要支付全部未付租金5.4萬元,還要附帶1.3萬元的違約金以及738元案件受理費,總計6.77萬元!
判決書的原告是“寶汽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也就是寶能汽車,即觀致汽車的母公司。
一家瀕臨倒閉的車企,是怎么做到把車主坑成“老賴”的?
燒光500億,落得一地雞毛
或許有人對觀致汽車這個品牌不太了解,社長在這里為大家梳理一下。
北京奧運會前后,正值奇瑞汽車業(yè)績迅速攀升之際,和諸多自主品牌一樣,奇瑞也患上了“多生兒子好打架”的通病。
2007年,奇瑞聯手以色列量子基金,聯手攢出來了觀致汽車,這也是奇瑞第一次嘗試走高端化。
在雄厚在資金支持下,觀致汽車可謂“天選之子”,通過高薪挖到了來自23個不同國家的汽車領域頂尖級人才,大部分都曾任職大眾、寶馬、通用、沃爾沃等知名車企。
其中最牛的,當屬大名鼎鼎的寶馬MINI設計總監(jiān)何歌特,他擔任觀致汽車總設計師。
憋了6年,觀致終于憋出了第一輛車——觀致3。
觀致3將安全作為其最大的賣點,因為它是第一輛獲得了ENCAP碰撞測試5星成績的國產車,當時這條消息可謂十分炸裂。
盡管當時不少試過觀致3的媒體都說好,但用戶卻一點也不買賬。
2016年觀致總共賣了2.4萬臺,而2017年只賣了1.5萬臺,越活越抽抽。
與此同時,從2014-2016年,3年間觀致累計虧損高達66億元。
究其失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定位十分尷尬。觀致3定價接近20萬元,同配置論性價比比不過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論牌面比不過合資品牌。后來推出的SUV觀致5,也是一樣的毛病。
前前后后算下來,奇瑞在觀致身上至少投了150個億。
銷量不及預期,虧損額持續(xù)擴大,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觀致,變成了燙手的山芋,奇瑞想趕緊把這枚“棄子”甩出去。
事情就這么趕巧,做地產出身的寶能集團,恰好做了一場“造車夢”。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2017年寶能花了66.3億元,收購了觀致汽車51%的股權,成了第一大股東。
2018年,被寶能收購后的觀致汽車,銷量一躍達到6.3 萬輛,同比暴漲320% ,創(chuàng)下前所未有的銷售成績。
觀致的春天來了?不,這些都是假象!
因為這些銷量,絕大多數都是賣給寶能自家汽車租賃平臺“聯動云”的。
換句話說就是“自產自銷”,C端私人銷量并沒有多少人買。
在這波虛假的騰飛之后,觀致汽車的銷量急轉直下。
到2022年,觀致全年銷量跌至僅720輛。
更離譜的是,寶能在接手觀致汽車之后,竟然燒了500個億之多。對比之下,蔚來4年燒400多個億可真不算多。
去年5月份,觀致汽車被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列入了“黑名單”。
紅頭文件中顯示,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濟南4家寶能觀致直營店已經全部關店停業(yè),廠家官方服務電話注銷。向觀致品牌所屬的寶能集團總部發(fā)送問詢函,也因人去樓空信函被退回。
山東省汽車協會向消費者警示,謹慎購買寶能觀致品牌汽車,就跟半個月前上海消費者協會警示警惕用戶謹慎購買威馬汽車如出一轍。
這還不算完。
去年7月,常熟市人資社保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觀致汽車拖欠751名工人工資,多達1000.18萬元。
社保局責令后,觀致汽車仍然拒不改正,后來只能按照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據企查查顯示,寶能汽車自2017年成立至今,有48次被列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被執(zhí)行金額高達89個億!
而觀致汽車在2年時間里266次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被執(zhí)行總金額達到11.2億元!
去年12月,阿里資產上曝出了觀致汽車生產線設備的拍賣貼,總拍賣額1229萬元。
然而,并沒有出現第二個寶能愿意當這個倒霉催的接盤俠。
拍賣帖子掛了半個月無人問津,就隨著到期失效沉底了。
修車成最大難題!
已然日薄西山的觀致汽車,距離徹底宣布破產僅僅只是時間問題。
觀致車主們,就成了冤大頭。
2020年,觀致發(fā)布了自寶能接手后的首款車型“觀致7”,還打起了“方舟級SUV”的旗號。
當年,觀致7一共賣出去7760輛,并不算太多。
可這些車主萬萬沒想到,上市僅僅過去1年多的時間,觀致7就開始暴露出各種各樣的毛病。
ABS系統(tǒng)故障、底盤異響、減震異響、升窗器異響……中控屏不斷彈出各種各樣的紅色/黃色系統(tǒng)故障警告標識。
還有不少車主出現了車機沒網、GPS丟失等情況。
聯系客服無法解決,到最后客服消失得無影無蹤。
買車時承諾的終身免費流量,也就成了笑話。
有位姓趙的車主,2021年3月購買觀致7,車剛開一周就發(fā)現有玻璃異響。
進店維修后4S店診斷為玻璃升降器故障,不過店里沒有零部件,需要等升降器到貨。
結果,直到觀致4S店倒閉了,升降器都沒到貨,師傅在拆車門的時候還把隔音棉撕壞了,隔音效果變得更差了。
4S店都沒了找不到人了,購車時承諾的9000塊錢置換補貼和10次免費保養(yǎng),都成了水漂。
雖然觀致7賣的不多,但卻能在黑貓等投訴平臺上看到不少它的影子。
大多數都是抱怨4S店倒閉,車沒地方修的。
由于可替換零部件緊張,使得觀致7修起來極其困難。
一位山東煙臺的車主感慨:“觀致7的配件比寶馬奔馳都貴。”
面對各種故障跳燈報警,比較“勇”的車主也不打算修了,選擇硬著頭皮開,開廢了直接拉去報廢。
比較“慫”的車主就根本不敢開了,生怕路上拋錨失控,就算是開也得“龜”著開,生怕自己出事故。
一些車主想低價出二手把車賣掉,二手車市都不敢去接。
“觀致7是一次性的車”,已經成為了車主們的共識。
車主怎么變成“老賴”的?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店倒了、車沒法修了,甚至連人都找不到了,觀致汽車是怎么起訴車主的?究竟是靠什么理由勝訴的?
車主們當初之所以買觀致7,有很大一部分看中了它的低首付免息購車金融方案。
然而,這個所謂的“免息購車”金融方案,其實是觀致給用戶設下的“陷阱”!
我們正常情況下買一輛車,分為全款和分期付款兩種支付方式。
其中選擇分期付款時,只要你付了首付,這輛車的所有權就歸你了。
誰能想到,觀致汽車竟然在分期付款的購車合同上玩起了“貓膩”,悄悄把分期付款合同改成了“融資租賃”合同。
先看這份合同的抬頭,是“寶汽融資租賃”公司簽署的,而不是銷售公司或是觀致汽車母公司。
合同中,第一條和第二條都是妥妥的“霸王條款”:
“出租人根據承租人要求向承租人購買車輛(無需另行簽署購買合同),并出租給承租人占有使用。出租人不對租賃車輛的商標、規(guī)格、型號、質量、技術指標和服務內容承擔任何責任?!?/p>
“在全部租金支付完之前,車輛所有權歸出租人?!?/p>
簡單翻譯一下:
車主先從觀致門店全款買車,寶能融租再從車主手里全款把車買回來,再把車租給車主,相當于左手倒右手。
在沒付完尾款之前,車的所有權歸寶能融租所有,且寶能融租對車的質量、服務等問題不負任何責任。
很多車主在購車時,并沒有意識到合同上存在的陷阱,糊里糊涂的就在合同上簽了字按了手印。
另外有觀致離職員工爆料稱,觀致的“免息福利”,其實都是假的。他提供的“致享融”服務PPT里顯示,真實結算利率在10.88-14.88%。
在計算月供的時候,銷售會要求客戶額外購買GPS服務等方式,變相提高月供價格來實現利率。
每當車主找觀致客服反映車質量問題,尋求售后維保的時候,客服就會對車主愛答不理,持續(xù)處于“裝死”狀態(tài)。
但每到還款日,客服就會“起死回生”,催用戶趕緊還款,非常積極主動。
車壞了沒人管,應有的服務都得不到,還要被催尾款,憑什么?門店都倒閉了,人都跑路了,還款還有意義嗎?
于是,一些車主就索性撂挑子不還尾款了。
這些車主,恰好中了觀致汽車此前設下的圈套。
雖然觀致汽車門店都撲街了,但專門用來收尾款的“寶能融租”公司,可還健在呢!
況且,現在這些未完成還款的車,是歸寶能融租所有的,而不是車主的。
寶能融租就以車主不還款為理由,將車主們給告了,致使部分車主直接敗訴成了老賴!
從法理上來講,這些車主確實應該支付尾款,直到買下整輛車。
但這其中也有BUG存在,觀致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購車合同上動手腳,可能已經涉嫌銷售欺詐等違法行為。
具體情況,還需要警方和法院進一步介入調查。
寫在最后
如今的觀致汽車,已經陷入了連環(huán)追債的死局——被欠款的觀致員工、上游供應商、經銷商,都在追著寶能屁股后面要債;被追債的寶能反過頭來,開始反咬車主,追尾款。
除了寶能以外,恒大也已經處于崩盤的邊緣。
這也預示著,短暫離奇的中國房地產造車的故事,即將淪為歷史塵埃。
車企倒塌,倒霉的是車主。除了觀致車主以外,如今的找不到售后的威馬車主也是個典型例子。
這些車主的經歷,都是我們今后買車的前車之鑒。
汽車電動化時代來臨,各式各樣的新興汽車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但在購買這些剛成立不久汽車品牌時,不但一要摸清楚團隊背景、造車動機,還要一字一句的把合同弄明白,以免被坑。
不要被眼花繚亂的福利所蒙蔽,天上沒那么容易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