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天線也要變成標準元器件了么?

2021/10/12
265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 依稀記得有人和我說過,不管后面的射頻電路變成怎樣,天線永遠需要人去設計;言外之意,天線工程師永遠不會失業(yè)??墒牵斕炀€也如放大器等一樣,變成標準化芯片了呢?”

最近在微波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名為<無天線的無線技術>??吹綍r,我的內心是小驚了一下的。這是說,天線工程師要失業(yè)了么?請原諒,這確實是我,作為一個安全感極度缺乏的苦逼射頻工程師的,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

先說說射頻器件。你發(fā)現(xiàn)射頻器件越來越集成,比如說低噪放,剛開始是用單管+外圍匹配電路搭,這確實需要很深的技術積累,但后來,廠家把大部分的匹配電路放進芯片里頭了,外面可能不需要或者只要幾個匹配元件就搞定了,再后來,你發(fā)現(xiàn),整個收發(fā)機都被集成到一個芯片里面了。你的工作都被別人做了,關鍵人家做的東西,又好,又小,還便宜。

所以,本人只好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讓自己往系統(tǒng)工程師的方向走。要不然,就只能領失業(yè)保險金了。

吐槽的多了點,回歸正題吧,講講那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提出了一種新概念,即天線增強器。它為一種標準化的微型表貼器件,本身不輻射能量,而是把能量傳遞到接地層,通過接地層來輻射。接地層通常與工作波長尺寸相當,支持多個輻射特征模式,從而能夠同時輻射多個波長,所以就能實現(xiàn)多頻段嘍。

這給我的感覺就是,以后,不就可以把天線當成和放大器一樣的芯片了呀。

說說該種天線的廠家。據說[1],該公司只有15個人,2015年成立,2016年就開始有產品出售了。如果這種天線最后真的能被業(yè)界采用的話,收入真是很可觀啊。所以,創(chuàng)新真的是源動力啊。

不過文獻[2]上講到:

我們可能會認為,使用接地面來傳遞RF輻射電流會導致整個系統(tǒng)比傳統(tǒng)模式對干擾及電磁兼容性(EMC)的問題更敏感。不過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傳統(tǒng) PIFA和IFA天線已經使用接地面來進行輻射,所以基于增強器的無天線系統(tǒng)并沒有什么不同。

作為電路設計人員,還是有點不理解。因為地平面上有電流,必然會耦合到以該地作為參考平面的電路上呀。比如說,發(fā)射出的信號本身是調制信號,載波頻率本振頻率相同,然后發(fā)射出的信號又通過地平面耦合回到本振部分,難道不會惡化本振本身么?

盡管如此,還是驚喜大于質疑。已經證明這樣的天線本身是好使的,即使天線使用上可能會碰到問題,肯定會有解決辦法的。因為辦法總歸比困難多。

文獻:

[1] https://www.spectrum.ieee.org/tech-talk/telecom/wireless/fractus-antennas-pitches-new-antennaless-smartphone-technology

[2]J. Anguera, A. Andu?jar and C. Puente

Fractus Antennas, Sant Cugat del Valle?s,Barcelona, Spain 無天線的無線技術:天線與微波工程的聯(lián)姻

[3]A. And.jar, J. Anguera and C. Puente, “Ground-PlaneBoosters as a Compact Antenna Technology for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s,” IEEE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59, No. 5, May 2011, pp.1668-1677.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