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一、 LG的問題引發(fā)的召回
    • 二、 LG 化學的技術路線
    • 小結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通用汽車召回所有的Bolt EV

2021/08/23
159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最近,通用汽車開始召回所有的Bolt EV,這不僅包括之前的2017-2018款,2019款 Bolt,還有2020-2022款。這個問題現(xiàn)在是個巨坑,但也不是完全讓人意外,今天就問題其中一個方面說一下。

先說幾個事實:

  1. 通用汽車將一共召回14.2萬所有的Bolt EV,預計召回費用18億美金,具體的費用分攤比例將根據(jù)事故的原因定責之后再進行劃分;通用汽車目前將無限期地停止銷售Bolt EV電動汽車(恢復銷售得等到這次召回的車輛得到妥善處理以后),并將向電池供應商 LG 尋求賠償。這次召回的情況,涵蓋的數(shù)量為:
  • MY2019 Bolt EV 9,335 輛(美國 6,989 輛,加拿大 1,212 輛)MY2020-2022 Bolt EV和Bolt EUV 63,683(美國 52,403 輛,加拿大 9,019 輛)

圖1 LG是在通用汽車Volt EV起家的,現(xiàn)在這次召回影響太大

一、 LG的問題引發(fā)的召回

根據(jù)The Verge的信息,這次最大的問題,是本周2020年款 Bolt在美國起火了,YouTube上發(fā)出來一段火災視頻,而且這臺車不在之前召回清單里面,通用汽車通過Onstar的電池數(shù)據(jù)做出召回決定。問題的核心要素,還是通用汽車和 LG 的專家已經確定,除了韓國的梧倉工廠,其他工廠也有相似的制造問題——在電池中同時存在兩種制造缺陷(負極極耳撕裂和隔膜發(fā)生褶皺)是導致Bolt EV起火的根本原因。而目前通用汽車還沒能力確認生產出質量過關的電池模塊,所以采用兩種處理方式:

  • 使用 Hilltop Reserve 模式(適用于MY 2017-2018的Bolt EV)限制充電SOC(適用于 MY 2019-2022 的Bolt EV)模式,將車輛設置為 90% 的充電限制狀態(tài)

備注:這個說法其實和現(xiàn)代汽車的說法相似,目前的問題仍然聚焦在制造問題,最大的考慮是在歐洲是否會召回。如果后續(xù)雷諾、大眾兩家做BEV的大客戶也會發(fā)生這個事情,那LG的整塊BEV業(yè)務將面臨非常巨大的挑戰(zhàn)。

圖2 這顆軟包電池后續(xù)的問題還要進一步觀察

 

二、 LG 化學的技術路線

LG原本在過往的技術路線中都圍繞著軟包進行,在最近的一份韓國券商的技術報告里面,有著這樣一個路線圖(圖3)。

  • 高性能路線(三元):高性能路線主要針對快充時間來改良的——2020年已經做到快充20分鐘和600Wh/L,2023年計劃是迭代到能量密度提升為700Wh/L,保持20分鐘快充不變;2024年小幅改良到750Wh/L和15分鐘快充。主流路線(三元):2020年是快充40分鐘和600Wh/L,2021年小幅提升到快充30-40分鐘,能量密度650Wh/L。低成本路線:在2023年導入非三元技術路線,目標是快充40分鐘和400Wh/L,后面提升到快充20-30分鐘和500Wh/L。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LG 這邊可能要快速加大圓柱電池的上量,我們現(xiàn)在來對比LG和SDI在推動純電動方面,走得穩(wěn)的還是可靠一些。

 

圖3 LG的技術路線與通用的電池供應策略相比,現(xiàn)代很早培育了兩個供應商LG和SK。在Kona EV上停止使用LG電池以后,現(xiàn)代是靠新一代的EV平臺來彌補損失,這就給SK 很大的機會(SK的隔膜雖然貴,但是這玩意可能是顯著差異化的關鍵)。

 

圖4 SK和現(xiàn)代的合作目前看來比較好從長遠來看,這次事件對當前LG的市占率影響非常大的,屬于在關鍵時期掉鏈子。

圖5 接下來復盤市占率會有大幅度的調整

 

小結

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下當前的持續(xù)降本策略有沒有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海外的安全監(jiān)管,對于電動汽車的起火事故容忍度非常低,我們國內電池行業(yè)的安全水平,是不是已經做到有信心走出去的程度。一旦真出現(xiàn)幾次事故,企業(yè)很容易就會受到損失,每次召回無論對車企還是供應商都很肉痛的。這個行業(yè)真的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LG新能源

LG新能源

提供多元化能源解決方案,開創(chuàng)更美好的未來。LG新能源致力于創(chuàng)造嶄新的價值。

提供多元化能源解決方案,開創(chuàng)更美好的未來。LG新能源致力于創(chuàng)造嶄新的價值。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筆者 朱玉龍,一名汽車行業(yè)的工程師,2008年入行,做的是讓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我學的是測試和電路,從汽車電子硬件開始起步,現(xiàn)在在做子系統(tǒng)和產品方面的工作。汽車產業(yè)雖然已經被人視為夕陽產業(yè),不過我相信未來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車仍是實現(xiàn)個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車電子電氣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與同行和感興趣的朋友分享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