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補償電容器組停運后表面溫度異常(如持續(xù)高溫或異常升溫),這表明可能存在設備故障或運行異常。以下列出常見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1、異常溫度的原因分析
(1)電容器內部損壞或老化
- 原因:
長期運行可能導致電介質老化、漏電或內部損壞,電容器停運后仍可能存在余熱或局部短路問題。 - 現(xiàn)象:
停運后電容器外殼仍發(fā)熱,甚至伴隨輕微的燒焦味或漏液。
解決措施:
- 檢查電容器的絕緣電阻,確認有無漏電現(xiàn)象。
- 如果發(fā)現(xiàn)損壞或老化,應及時更換電容器。
?
(2)殘留電荷未及時釋放
- 原因:
電容器在停運后可能存有殘余電荷,若未正確釋放,可能導致電容內部或外部溫度上升。 - 現(xiàn)象:
停運后仍有高溫,但無明顯短路或漏電情況。
解決措施:
- 檢查是否安裝了放電電阻(放電電阻應能在3-5分鐘內將電容器電壓降至50V以下)。
- 若放電電阻損壞或接觸不良,及時更換或重新連接。
(3)環(huán)境溫度過高或通風不良
- 原因:
如果電容器組所在環(huán)境溫度高,或通風系統(tǒng)失效,電容器停運后散熱困難,表面溫度會異常升高。 - 現(xiàn)象:
整個電容柜內部溫度高,多個電容器表面溫度偏高。
?
2、解決措施:
- 檢查通風系統(tǒng)是否正常,如散熱風扇或排氣設備是否工作。
- 改善電容器柜的安裝環(huán)境,確保空氣流通良好。
補償電容器組停運后表面溫度異常多由內部損壞、殘留電荷未釋放、通風不良或電抗器熱傳導等原因引起。通過檢測放電電阻、檢查接線端子、改善通風等措施,可以及時排除故障,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