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風起
    • 云動
    • 天漸暗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造車浪潮中航行的“泰坦”號

2021/03/30
116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風起

造車浪潮的掀起,在有先行者(特斯拉,小鵬,蔚來等)探索出電動汽車之道時,百度、騰訊華為、蘋果紛紛入局其中。而蘋果產(chǎn)品每次都能帶來一個新的體驗,雖談不上引領風騷,卻總能另辟蹊徑,探索出不同風格。所以在這次造車大軍之中,蘋果卻令我十分期待,但最終卻不了了之。

蘋果造車是從 2015 年開始,預計到 2025 年的“泰坦”計劃。這次,是否能再次創(chuàng)造一個馳騁車場的“喬布斯”呢?

十年磨一劍,是再造輝煌,還是泯然眾人。

蘋果造車攜風雨之勢陡然襲來,但卻如同雷聲大,雨點小一般銷聲匿跡。

云動

當蘋果造車掀起一陣波瀾,科技巨頭紛紛傳來下場造車的消息,各方報道絡繹不絕。一時間,造車市場風起云涌。

百度,騰訊,華為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卻像是造車后浪,層層涌出。只不過,造車戰(zhàn)場上,可不是讓新秀表演的舞臺。2016年,阿里與上汽合作的智己汽車,到如今依舊只是起步。任何一個新秀品牌汽車的崛起,不是因為造的出車就能賣的出去,特斯拉,蔚來,小鵬沒有一個是輕輕松松就成功的。

特斯拉從2003年成立,直到2018年Q3才首次盈利,虧損15年(如果從model S上市起算為6年);蔚來2014年成立,直到2019年Q4才毛利率轉正,虧損5年;小鵬同樣也是2014年成立,直到2020年Q3毛利率轉正,虧損6年。這些都是歷史的記憶。

據(jù)悉,蘋果所找尋的整車企業(yè),基本全是風云級別的車廠,如寶馬,戴姆勒,豐田以及大眾等,都是些耳熟能詳?shù)恼嚻髽I(yè)。春節(jié)前, 韓國現(xiàn)代和起亞也一度傳出與蘋果合作的消息,但最終結果卻依舊是竹籃打水。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一種結果,也不是沒有料想。正如蘋果有鴻鵠之志,其他風云車企又豈會是燕雀之想呢,蘋果所尋求的,是整車代工,意味著蘋果造車是要造出自己的車,蘋果所定義的汽車品牌。而風云車企,已經(jīng)叱咤汽車行業(yè)多少年,又怎會愿意低頭去成為一個“富士康”呢?

但蘋果卻有不得不尋求這些老牌車企合作的理由,蘋果出品的每一款產(chǎn)品,都讓人不得不承認,自帶一種高端成熟的工藝。所以對應的老牌車企所擁有的工藝成熟,是蘋果對于自身造車的定義。

如同最近的小米造車一般,小米對自身的定義也有清晰的認知,這也成為小米造車下的猶豫不定一大原因。

天漸暗

幾家科技巨頭造車紛紛落下帷幕。這場浪潮下的結果,百度與吉利合作——集度汽車,華為和奔馳合作——HMS for Car,騰訊與車企合作——打造智能網(wǎng)聯(lián),而蘋果的造車卻遙遙無期。

可想而知,蘋果的“泰坦”號在這場造車浪潮中,并沒有到達對應的彼岸,它將繼續(xù)航行在路上,追尋著所期盼的蘋果汽車的未來。

于之前的蘋果而言仿佛沒有黑夜一般,iPhone造成了一次手機市場的狂歡,apple watch也領先于前沿的智能穿戴設備,而在疫情的影響下,在線辦公學習的需求,讓ipad市場也爆發(fā)了。蘋果的每一次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打破常規(guī),然后讓人習以為常。

然而有白天亦會有黑夜,天漸暗,落幕下的蘋果造車,像一艘夜航船,依舊固執(zhí)的開向前方。

參考資料: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107929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562824943001910&wfr=spider&for=pc

蘋果

蘋果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國的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庫比蒂諾硅谷,由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最初從事電腦設計與銷售業(yè)務,后發(fā)展為包括設計和研發(fā)電腦、手機、穿戴設備等電子產(chǎn)品,提供計算機軟件、在線服務等業(yè)務 。

蘋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國的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庫比蒂諾硅谷,由史蒂夫·喬布斯和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共同創(chuàng)立。公司最初從事電腦設計與銷售業(yè)務,后發(fā)展為包括設計和研發(fā)電腦、手機、穿戴設備等電子產(chǎn)品,提供計算機軟件、在線服務等業(yè)務 。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chǎn)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