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芯片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 汽車芯片的“自研陷阱”
    以2025年為分界線,車企造芯的醞釀與蟄伏階段行近尾聲,接下來幾年,很可能是大量成果密集的落地與驗證期。機會面前埋伏著陷阱,陷阱也常常偽裝成機會。車企自研芯片,是奧德修斯式的苦盡甘來,還是掉入一個喬裝打扮的陷阱?
    汽車芯片的“自研陷阱”
  • L3自動駕駛開始落地,中國車企全面布局智駕芯片
    在過去十年間,汽車行業(yè)見證了電動化轉型的風馳電掣,而當下,智能化轉型的鼓點愈發(fā)急促。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和高性能計算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自動駕駛技術正從科幻走向現(xiàn)實,成為全球汽車產(chǎn)業(yè)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全球范圍內,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鼓勵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與測試,為產(chǎn)業(yè)發(fā)展亮起綠燈;海量資本如潮水般涌入,催生出無數(shù)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與創(chuàng)新項目;消費者對出行體驗的期待值也不斷攀升,渴望雙手雙腳從駕駛中解放,盡享輕松愜意的通勤與旅途。
    L3自動駕駛開始落地,中國車企全面布局智駕芯片
  • 開盤相繼破發(fā),“難兄難弟”的黑芝麻與地平線
    10月24日,地平線科技港股上市,募資54億港元,首日市值一度超過500億港元,成為當年港股規(guī)模最大的科技IPO。在首日強勁表現(xiàn)后,地平線股價次日出現(xiàn)劇烈波動,盤中一度下跌12%,最終收盤下跌2.68%。而就在幾個月前的8月8日,黑芝麻智能上市募資10.36億港元,以“中國自動駕駛芯片第一股”的身份受到矚目。然而,黑芝麻首日破發(fā),開盤價較發(fā)行價低開32.86%,收盤跌幅達26.96%。 兩家具有代
    開盤相繼破發(fā),“難兄難弟”的黑芝麻與地平線
  • 自動駕駛SoC研究:10-20萬乘用車,50-100T大算力SoC將扎堆量產(chǎn)
    經(jīng)過佐思汽研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分析,2023年中國L2+NOA(包括了L2.5 高速NOA,以及L2.9級 城市NOA,含硬件預埋)的新車滲透率在9.67%,其中L2.9級 滲透率為4.88%。
    自動駕駛SoC研究:10-20萬乘用車,50-100T大算力SoC將扎堆量產(chǎn)
  • 英偉達下一代自動駕駛芯片Thor深度分析
    英偉達Orin后繼者Thor大約在2021年底開始確定設計范圍,2022年9月首次亮相,2023年4季度Thor推出工程樣片,預計2024年3季度量產(chǎn)。目前已知Thor有三個版本,一個是Thor-X,估計價格在600-800美元之間,另一個是Thor-X-Super,估計價格在1000-1300美元之間,最后一個是Thor-Jetson,用于機器人和工業(yè)領域,沒有太多資料透露,只知道算力是800TOPS,以太網(wǎng)接口帶寬在100Gb, 估計價格在400-500美元之間。不排除還有其他版本的Thor存在。
    英偉達下一代自動駕駛芯片Thor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