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Part 1、AEB是什么?
    • Part 2、AEB的測試要求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華為、小鵬之爭:AEB應該怎么測?

2023/11/06
316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近日最熱鬧的是關于AEB的論戰(zhàn),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背景,先做了一個時間線圖。

Part 1、AEB是什么?

在設計過程中,AEB功能檢測潛在碰撞。

這需要引入了一個碰撞時間的概念。碰撞時間TTC(Time-To-Collision)指的是,行駛車輛計算出和前方物體可能發(fā)生碰撞所需要的時間,定義為自車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除以相對速度。計算時會考慮預期的車輛軌跡、道路幾何形狀、交通控制以及相對位置和速度 等等,這個數據可以來評估行駛中的車輛和道路環(huán)境的安全性。

AEB 的關鍵是避撞算法,避撞算法決定了預警的時機和邏輯,其核心問題是確定合適的介入時刻。對于大多數用戶需要的是:在相對危險的時候才介入——即 TTC 足夠小的時候, AEB 就應采取制動措施。

除了算法之前,這里還有幾個原則

◎?一是不能影響用戶體驗

制動時刻應晚于駕駛員的最遲制動時刻和駕駛員的最遲轉向時刻;——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如果駕駛員有足夠的反應時間自行操作剎車或者轉向,AEB不應該過早地啟動。

◎??二是確保制動效能

制動時刻應早于制動系統(tǒng)將車輛剎停的最遲制動時刻,達到避撞的目的。

隨著AEB系統(tǒng)的要求擴展,AEB感知需要識別車輛、行人甚至更多有可能碰到的場景:比如騎自行車的人、小孩等。

● AEB的觸發(fā)條件

當車輛行駛時,AEB系統(tǒng)算法實時地計算出本車與前車在當前運動狀態(tài):

當 TTC 值小于前方碰撞預警系統(tǒng) FCW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的閾值時,系統(tǒng)采用視覺、聽覺或觸覺向駕駛員報警;

當 TTC 小于 AEB 閾值時,系統(tǒng)以一定的減速度采取緊急制動。

●?從國內測試要求來看:

◎?速度:主要根據20、30和40公里/h的速度來測試;較高速度下主要測試50、60、70、80km/h;

◎?碰撞位置:測試中車輛是和前車在正負50%的偏置率。就像前面說的日常場景下,由于設計的差異性,確實可能出現(xiàn)AEB沒給你剎住的情況發(fā)生。

●??緊急制動輔助裝置(EBA)

效果更好,汽車企業(yè)還設計了這項功能AEB功能的好搭檔,緊急制動輔助裝置(EBA)。

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駕駛員開始制動時只施加很小的力,然后根據情況增加或調整對制動踏板施加的制動力。許多駕駛員也對需要施加比較大的制動力沒有準備,或者反應得太晚。

EBA通過駕駛員踩踏制動踏板的速率來理解它的制動行為,如果它察覺到制動踏板的制動壓力恐慌性增加,EBA會在幾毫秒內啟動全部制動力,其速度要比大多數駕駛員移動腳的速度快得多,EBA可顯著縮短緊急制動距離。

Part 2、AEB的測試要求

UNR152.00 supplement 3 法規(guī)新增了針對AEBS系統(tǒng)假反應測試的要求,并要求在假反應情景中,AEBS系統(tǒng)不會誤觸發(fā),車企可以通過實測或者仿真來滿足要求。

●?R152技術要求:

◎?緊急制動前0.8秒發(fā)出聲光觸覺其中兩種警告

?檢測到碰撞可能性時≥5m/s2減速度制動;

?10-60kmh時速范圍處于激活狀態(tài);

●?R152測試三種場景:

?車對車:被試車向前靠近靜止&移動的目標車,以10~60km/h相對速度,能觸發(fā)應急制動并滿足上述3條要求。

?車對人:人以5km/h橫穿馬路情況,車輛滿足上述3條技術要求

◎?車對自行車:單車以15km/h橫穿馬路情況,車滿足上述3條要求。

ENCAP的測試場景相對R152的復雜很多,有好幾十來種:

分車相對車碰撞、車相對走路的行人、車對騎車的行人、車對摩托車這幾類場景,里面每一類又有幾種到十幾種工況。

相對碰撞速度范圍比R152法規(guī)更大,并且不只是直接用試驗車的臉懟目標車的車尾撞;還有車頭對車頭,車頭對側身,車頭對車尾。潛在的撞擊點不只是在車頭中點,還有在25%和75%的位置。

另外有些工況要求在夜間近光或夜間遠光照明條件下進行。

得分計算:考察各類場景下的各種工況中AEBS是否觸發(fā)避免碰撞,觸發(fā)了AEBS就得分,然后統(tǒng)計每類場景的小計得分,最后把那幾類的小分歸總拿到AEB的總分。

小結

AEB第一次站在輿論C位。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據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MPR121QR2 1 Resurgent Semiconductor, LLC Analog Circuit, 1 Func, QFN-20
$3.12 查看
H3LIS331DLTR 1 STMicroelectronics Low power High-g 3-axis accelerometer, SPI/I2C digital output MEMS motion sensor, user-selectable full scales of ±100g/±200g/±400g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14.28 查看
NE555DR 1 Texas Instruments Single Precision Timer 8-SOIC 0 to 70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0.45 查看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筆者 朱玉龍,一名汽車行業(yè)的工程師,2008年入行,做的是讓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我學的是測試和電路,從汽車電子硬件開始起步,現(xiàn)在在做子系統(tǒng)和產品方面的工作。汽車產業(yè)雖然已經被人視為夕陽產業(yè),不過我相信未來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車仍是實現(xiàn)個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車電子電氣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與同行和感興趣的朋友分享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