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網等多家企業(yè)宣布,他們成功將SiC技術應用在電網電力系統(tǒng)中,并且實現了SiC MOSFET芯片的全國產化,為SiC器件應用又拓寬了應用面,詳情請往下看:
國網、國電南瑞:首臺國產SiC MOS柔性配電網裝置即將投運
12月14日,據中國能源新聞網報道,首臺基于國產SiC MOSFET芯片的低壓配電網柔性調控裝置現場聯調成功,實際效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未來將在嘉興平湖正式投運。
報道稱,該裝置由國網嘉興供電公司聯合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制,雙方在今年實現國產SiC-MOSFET替代進口IGBT功率芯片,并正式投入應用。
采用新裝置后,與臺區(qū)擴容改造、分布式儲能、低壓能量路由器等治理手段相比,SiC方案對配電臺區(qū)供電質量的綜合治理成本降低約75%。
未來,隨著SiC-MOSFET的國產化應用,其成本進一步下探,兩家公司將面向全國低壓分布式光伏高滲透率區(qū)域進行推廣應用,最大限度保障分布式光伏客戶發(fā)電用電。
中國電科、國電南自:發(fā)布全國產化SiC儲能變流器
12月14日,中國電力報報道稱,中國電科、國電南自聯合研發(fā)的“全國產化碳化硅功率模塊的構網型儲能變流器與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順利通過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并正式發(fā)布。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采用碳化硅功率模塊研發(fā)的構網型儲能變流器與控制技術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截至目前,該技術已經在福建華電福瑞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華安水力發(fā)電廠成功投運,系統(tǒng)運行良好。
國電南自總工程師蔣衍君、中國電科基礎辦付興昌表示,該技術通過在電力行業(yè)儲能領域的率先應用,推進了我國碳化硅的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此外,碳化硅器件在電網和儲能領域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希望能發(fā)掘出更多的合作場景。
未來,兩家公司將依托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電網、儲能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品研制及產業(yè)化應用、高端人才聯合培養(yǎng)等,共同打造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
辛普立:發(fā)布SiC固態(tài)斷路器,參與珠海直柔項目
11月19日,辛普立發(fā)布消息稱,該公司在廣州舉行了新型低壓直流配電保護產品發(fā)布會,展示了基于碳化硅技術的低壓直流固態(tài)斷路器。
辛普立副總經理,技術總工程師唐翼表示,“該產品適合國內院校聯合自主研發(fā),性能和進口品牌相比更加卓越,體積尺寸則更為小巧緊湊,打破了國內低壓直流固態(tài)斷路器長期處于進口壟斷的局面,可以為直流建筑的配電保護,儲能電池的安全防護等應用場景提供更好的方案?!?/p>
企查查顯示,辛普立成立于2022年11月,該公司提供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樁系統(tǒng)、多電源柔性互聯、低壓直流微電網系統(tǒng)、低壓直流遠距離供電等多個解決方案。
今年4月,由辛普立參與投資的珠海首個光儲充空直柔建筑項目正式簽約并動工建設,有效填補了珠海市光儲充空直柔建筑的空白。
據官微透露,該項目采用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tǒng)和先進的固態(tài)直流斷路器技術,設備的能量損耗低至千分之二,可在短路故障出現時以2-3微秒的速度動作分斷,迅速保護直流系統(tǒng)。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生產77.36萬度光伏綠電,年碳排放量降低比例達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