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完美詮釋了什么是“作繭自縛”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納尼? “美國允許華為參與5G標準”?

2020/05/11
90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下面這個新聞,我相信這兩天大家都看到了吧:

最開始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又是哪個沙雕無良媒體又在騙流量?”

但凡是通信行業(yè)的人,都應該知道,5G 標準根本不是美國牽頭制定的,什么時候輪到它們來允許或拒絕企業(yè)參與了?

所以,我壓根就沒點開標題細看。

沒想到,這個新聞就像病毒一樣,迅速在朋友圈和各大媒體蔓延開來,大有刷屏之勢。

我越想越不對勁,趕緊點開細看,才發(fā)現(xiàn),新聞正文是這么寫的:

尼瑪,正文和標題完全是兩個意思好嗎?!允許的對象明明就是美國企業(yè),咋就變成華為了捏?這取標題的記者,語文怕是體育老師教的吧?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我專門去路透社網(wǎng)站查了一把,發(fā)現(xiàn)原文是這樣的:

原文鏈接: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china-huawei-tech-exclusive/exclusive-u-s-drafts-rule-to-allow-huawei-and-u-s-firms-to-work-together-on-5g-standards-sources-idUSKBN22I1ZY

大致意思是說,美國商務部去年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后,一些美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停止與華為合作制定標準。大量的美國企業(yè)不確定員工能與華為分享哪些技術和信息。

美國政府和企業(yè)界人士認為,這使美國處于不利地位:“他們的政策無意中導致美國公司讓位于華為和其他實體名單上的其他公司。(But their policies have inadvertently caused U.S. companies to lose their?seat at the table to Huawei and others on the entity list.)”
新聞還說:“在這些(技術標準)會議上,華為獲得了更強的發(fā)言權,因為美國工程師默不作聲。(Huawei gained a stronger voice as U.S. engineers sat back in silence.)”

看到這里,我差點笑出聲來。

折騰了半天,原來是美國制裁華為,結果嚇得美國自己的工程師不敢發(fā)言,反而導致華為獲得了更多的主導權。換言之,美國打算出臺的這個規(guī)定,完全是為了方便自己人,希望重奪話語權,避免自己被邊緣化。

?

完美詮釋了什么是“作繭自縛”

眾所周知,5G 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標準。這種全球化標準,只有聯(lián)合國下屬的 ITU(國際電信聯(lián)盟)有權力對它進行確認。

?

5G 的官方名稱、技術指標和應用場景,都是 ITU 確認的。

ITU 主要負責標準的立項和成果鑒定,并不負責具體的技術研究。真正的標準研究和制定工作,被交給了 3GPP 組織。

3GPP 就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這個組織于 1998 年由歐洲的 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委員會)牽頭成立,總部在法國。

早期的時候,3GPP 制定了 WCDMA 這個最成功的 3G 標準,后來又推出了更加成功的 4G LTE 標準,逐漸成為世界公認的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通信標準制定組織。

5G 時代,它也是公認最有資格和實力制定 5G 標準的組織。

當然,如果真的有一些企業(yè)另外抱團,能搞出一個更優(yōu)秀的技術標準,且能獲得全球范圍大部分企業(yè)(運營商、設備商)的認可,從法理上來說,提交給 ITU 并得到認可成為第 2 個 5G 標準,也不是不可以。(當年的 WiMAX,就是 IEEE 在美國的強力支持下,硬是在 3G 標準大門關閉 7 年后,讓自己成為了第四個 3G 標準。)

但是,目前來看,沒有任何組織可以撼動 3GPP 的地位,也沒有跡象表明有人打算這么做。

回到剛才那個新聞的話題。

自從去年 5 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之后,整個事件已經持續(xù)了一年的時間,這期間美國一直通過“臨時許可證”的方式給華為延期。但是,這種延期畢竟是臨時的,整個事件仍然是懸而未決。

事件對華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華為也一直在積極進行應對。目前來看,華為還挺得住,沒有受到致命的影響,領先地位依舊,發(fā)展速度也還行。

除了華為之外,包括華為供應鏈在內的整個通信產業(yè)鏈也在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中國企業(yè)在變,美國企業(yè)也在變。

今天我們所討論的這個新聞,其實就是一系列變化帶來的次生影響。

根據(jù)專利數(shù)據(jù)公司德國 IPlytics 發(fā)布的“5G 標準專利聲明的實情調查”報告稱,截止 2020 年 1 月 1 日,全球共有 21571 個 5G 標準專利項聲明,其中華為擁有 3147 項排名第一。

毫無疑問,華為在目前通信行業(yè)就是排名第一的設備商,是重要的參與者,甚至是領導者之一。整個通信行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華為。將華為“隔離”在 5G 之外,是不現(xiàn)實的事情。

如果實體名單事件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最終很有可能導致通信標準的分裂,甚至通信行業(yè)的陣營對立。

從 1G 到 5G,我們花了 40 多年的時間,才讓整個通信行業(yè)形成大一統(tǒng)的局面。如果真的分裂,將會是一件非常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將導致重復的技術研究、大量的資源浪費和投資損失。

總而言之,充分的交流、探討和分享,才是合力推動技術發(fā)展的正確姿勢。希望實體名單事件能夠盡快得到妥善的解決,也希望通信行業(yè)的發(fā)展能夠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全球通信行業(yè)攜手,才能共同推動 5G 的良性發(fā)展。

華為

華為

華為創(chuàng)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華為約有19.7萬員工,業(yè)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華為致力于把數(shù)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lián)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lián)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讓云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yè)和組織,因強大的數(shù)字平臺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讓消費者在家居、出行、辦公、影音娛樂、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

華為創(chuàng)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華為約有19.7萬員工,業(yè)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華為致力于把數(shù)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lián)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lián)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讓云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yè)和組織,因強大的數(shù)字平臺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讓消費者在家居、出行、辦公、影音娛樂、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通信行業(yè)知名新媒體鮮棗課堂創(chuàng)始人,通信行業(yè)資深專家、行業(yè)分析師、自媒體作者,《智聯(lián)天下:移動通信改變中國》叢書作者。通信行業(yè)13年工作經驗,曾長期任職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從事2/3/4G及5G相關技術領域方面的研究,曾擔任中興通訊核心網(wǎng)產品線產品經理、能力提升總監(jiān)、中興通訊學院二級講師、中興通訊高級主任工程師,擁有豐富的行業(yè)經驗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