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fā)布天璣 1000+不到一個月,聯(lián)發(fā)科又快馬加鞭發(fā)布了另一款 5G 芯片——天璣 820。新產品一出就在業(yè)內激起了千層浪,天璣 820 和麒麟 820 的代號如此相似,業(yè)內難免將天璣 820 和麒麟 820 進行對比兩者在性能上有哪些相近點?又有怎么樣的不同點?
現(xiàn)在我們就將兩者進行一下對比,看清兩者的差別。
先進行整體對比:
接下來對每一項詳細對比:
制造工藝
制造工藝是芯片的基礎指標,代表著半導體工藝的高低。根據(jù)摩爾定律,每隔 18 個月,芯片尺寸就會縮小一倍,單位面積芯片上所能夠容納的晶體管數(shù)量翻倍。雖然摩爾定律已經放緩,但是制造工藝依然朝著體積縮小、密度增加的方向發(fā)展。在手機處理器市場,采用先進制造工藝也是用戶關注的熱點,芯片供應商一直在制造工藝方面展開競賽。再制造工藝上,麒麟 820 采用 6nm 工藝,而天璣 820 采用 7nm 工藝,顯然,麒麟 820 更勝一籌。不過關鍵我們還要看手機芯片的整體性能。
核心架構
手機性能高低直接由內核決定,因為內核決定了運行速度。目前絕大部分手機處理器都采用了 Arm 的 Cortex-A 系列架構,尤其是 Cortex-A76。內核越高端,手機運行速度越快,這一點也成為智能手機廠家著重宣傳的點。當前手機芯片的主流架構是 8 核心配置,至于如何進行搭配,各家又有所不同。麒麟 820 采用的是比較成熟的“1+3+4”架構,即三個層次的核心,由 1 個 2.36GHz 的 A76 核心帶領,3 個 2.22GHz 的 A76 核心開路,最后是 4 個 1.84GHz 的 A55 核心保證性能。這種架構是經過市場認證的、比較平衡的分配方法。而天璣 820 則是比較激進的“4+4”架構,即 4 個 2.6GHz 的 A76 核心與 4 個 2.0GHz 的 A55 核心,在分配方式上大有不同,且核心頻率更快,從這一點來看,天璣 820 要高于麒麟 820,可以看出聯(lián)發(fā)科在 5G 市場已經拿出勢在必得的氣勢。
CPU與GPU跑分
芯片性能到底高不高?要客觀對比還是要通過評分表現(xiàn),一般 CPU 和 GPU 是跑分對比的重點。根據(jù)安兔兔跑分結果,在 CPU 部分,兩款芯片均高于 13 萬分,麒麟 820 得分 130080,而天璣 820 得分 135611,可以說相差不大,天璣 820 稍微領先。
在 GPU 方面,天璣 820 得分 125515,麒麟 820 得分 116516,可見,天璣 820 在圖形處理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聯(lián)發(fā)科也以游戲為例子,演示了基于天璣 820 的手機性能。
目前,業(yè)內都在傳言天璣 820 碾壓麒麟 820,經過分析與比較,可以看出,天璣 820 的確在 CPU、GPU 跑分上強于麒麟 820,但是手機產品結構比較復雜,整體性能還需要搭配其它元器件共同塑造。搭載天璣 820 的紅米手機馬上上市,大家用過以后會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