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公司?
    • 少的東西這次補上?
    • 5G手機殼不是黑科技
    • 外置通信殼過往泡沫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5G通信殼,掙開制裁繩索?

2022/06/17
414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作者:一寶

摩托羅拉當年的5G通信殼,證明了外置5G通信方案的可行性。就這一產品看來,思維的創(chuàng)新也很重要。

華為手機無法使用5G 通信,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Mate 40和Mate 40 pro兩個手機成為華為的5G絕唱,受到美國制裁,華為的終端業(yè)務大幅縮水。華為的遭遇獲得了大量國內產業(yè)鏈公司的關注和幫扶,近期,行業(yè)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的波動也印證了整個國產體系的奮勇崛起。

5月中旬,數(shù)源科技(Soyealink)發(fā)布了全球首款通過eSIM技術實現(xiàn)4G手機秒變5G的手機殼——“5G通信殼”。根據相關介紹,這款 “5G通信殼”將率先適配華為P50 Pro。由于不存在美國限制的華為手機的產品所以可以擺脫制裁,許多人將其看作華為生態(tài)打破美國禁錮的一大突破。

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公司?

這是數(shù)源科技官網上的5G通信殼介紹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使用這款5G通信殼需要用戶一系列的額外操作。首先,華為的5G通信殼與手機本體通過type-C接口相連,兩者配對連接。然后,手機需要打開eSIM功能,在中國eSIM需要單獨與三家運營商提交開戶申請。成功之后,手機將連接至5G,屏幕左上方的4G標志將躍升為5G。

在官網下方的注意事項處,有這樣4條提示:

1.5G數(shù)據上網功能通過運營商eSIM功能實現(xiàn),運營商eSIM網絡支持具體情況及資費詳情,請咨詢當?shù)剡\營商。(據聯(lián)通報價,該項服務約需要額外增加用戶每月10元的資費。)

2.eSIM綁定的實體SIM卡需作為主卡使用。

3.充電場景、USB端口被占用不能開啟5G駐網。

4.不能和DP接口類5G通信后會USB端口,其他USB外設接口,例如支持模擬耳機、外設等。

由此可見,用戶使用5G通信殼其實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這也引起了市面上許多人對于該款產品“無甚其用”的質疑。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對于很多“花粉”,這給他們提供了使用華為最新產品的理由。同時,5G通信手機殼本身就是中國半導體產業(yè)鏈的一個大膽創(chuàng)新的想法,雖然華為官方并不對此做出評價,不過華為的供應鏈終究有了破局之法。

運營商方面,中國聯(lián)通表示率先支持其eSIM服務,在該款5G通信殼中包含了內嵌eSIM芯片與5G modem,厚3.2mm,重52g,定價799元。華為皮覆蓋境內三大運營商的雙模 5G SA/NSA 多個頻段,其中也包括Sub6,甚至里面還有一個芯片,芯片配置為雙核CPU 1.35 GHz,支持3GPP R15。

受到消息面助推,5月18日,5G概念股盤中沖高,數(shù)源科技二連漲。

公開資料表示,數(shù)源科技創(chuàng)建于1973年,于1999年正式登記成立,是一家以數(shù)字電子信息、通信產品為主業(yè)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母公司為西湖電子集團,國企西湖電子集團占有數(shù)源科技31%的股份,對比亞迪、中興等產業(yè)鏈內企業(yè)均有投資。

少的東西這次補上?

華為最新的高端手機系列是去年發(fā)布的P50系列,包括P50和P50 Pro兩個版本。然而,P50系列卻不支持5G,華為手機的業(yè)務遭受重創(chuàng)。而一直到現(xiàn)在,華為的芯片卻一直都沒有消息,在今年2月的智能手機SoC排名中,華為海思處理器仍然處于第4位,但是出貨量年度銳減84.1%。

 

在美國對華為發(fā)起的第四輪制裁中,美國限制華為的器件供應商只要涉及美國技術的產品,就不允許供應給華為的5G設備。正因為如此,華為無法使用5G射頻芯片,來給手機提供5G信號的接收和發(fā)送。簡單來說,射頻芯片負責將電磁波信號和數(shù)字信號直接轉換,在手機終端中,射頻芯片和基帶芯片非常重要。射頻芯片負責射頻收發(fā)、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芯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xié)議處理。

射頻芯片包括RF收發(fā)機、 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 濾波器、 射頻開關、 天線調諧開關等。其中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是射頻芯片的核心部件。

根據研究機構的數(shù)據顯示,現(xiàn)在全球93%的功率放大器供應集中在 Skyworks、Qorvo 和 Broadcom等幾家廠商手中。濾波器也被Murata、TDK、TAIYO YUDEN、安華高和Qorvo等廠商瓜分。

數(shù)源科技的該款產品有一個雙核PCU,提供了3GPP R15的通信協(xié)議鏈接能力。在3GPP制定的第一個5G版本R15版本中,毫米波就已納入工作范疇,包括制定6GHz以下的低頻段標準,以及針對6GHz以上包含毫米波工作頻段的標準化。同時首先開展了針對毫米波建模的研究,建立了可支持最高達100GHz的模型,涵蓋了目前業(yè)界開發(fā)毫米波設備的范疇。也就是說,這個產品完全可以支持P50 pro使用5G,之前華為發(fā)布會上,余承東表示華為手機有5G的能力,但是不能開通5G。數(shù)源科技或將解決這一問題。

5G手機殼不是黑科技

5G手機殼并不是黑科技,而是相當成熟的技術,主要通過eSIM來實現(xiàn)。eSIM全稱Embedded SIM,即嵌入式SIM卡。

eSIM卡的概念是將傳統(tǒng)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的零部件加入設備中,用戶無需插入物理SIM卡,在產品形態(tài)上變成了一顆SON8封裝的IC,直接嵌入到電路板上。按照eSIM的最初定義,以后手機用戶可以一卡多號,并且手機上不用再設置手機卡槽,通信設備也不再僅限于手機。

早在2011年,蘋果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申請了一項虛擬SIM卡專利。蘋果稱該專利可以讓用戶無需使用SIM卡就可以直接訪問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服務,這是最早的eSIM。發(fā)展到現(xiàn)在,eSIM國際技術標準已經成熟,具備產業(yè)化條件,國內eSIM行業(yè)標準即將完成,所以談不上落后。整個eSIM產業(yè)鏈大致可以分為上、中、下游三大環(huán)節(jié)。上游環(huán)節(jié)包括CA機構、卡芯片廠商、終端芯片商,中游包括eSIM平臺供應商,電信運營商,eUICC廠商、eSIM終端/模組廠商,下游為終端客戶。

2018年 3月7日,中國聯(lián)通宣布,正式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6座城市率先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yè)務的辦理。5月25日,中移物聯(lián)正式推出智能物聯(lián)China Mobile Inside計劃,同時發(fā)布國內首款eSIM芯片,提供“芯片+eSIM+連接服務”。2019年3月29日,由中國聯(lián)通和京東主辦的中國聯(lián)通eSIM獨立號碼業(yè)務全國開通暨聯(lián)通京東聯(lián)合首銷合作啟動大會在中國聯(lián)通總部舉行。2020年10月19日,工信部同意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開展物聯(lián)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

中國移動物聯(lián)網發(fā)布的國內首款eSIM芯片為C417M,與紫光展銳合作研發(fā),主要特性是集成中國移動eSIM功能,支持空中寫卡,支持中國移動以及全球運營商的主流LTE頻段,支持藍牙、Wi-Fi、FM和GNSS多模衛(wèi)星定位等功能,滿足藍牙通話、音樂播放和定位導航等多種實用場景需求。

2018年開始,eSIM大規(guī)模爆發(fā),目前在物聯(lián)網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聯(lián)通和華為、聯(lián)想、高通、阿里、科大訊飛等多家企業(yè)成立了eSIM產業(yè)合作聯(lián)盟。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比方說蘋果的Apple Watch S3、華為的 Watch 2更是已經用了eSIM技術,可以接打電話等。共享單車掃碼開鎖中,智能車鎖也是用了eSIM聯(lián)網方案。同時,eSIM將允許用戶更加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或者在無需解鎖設備、購買新設備的前提下隨時更換運營商。

外置通信殼過往泡沫

外置5G在技術上不是黑科技,在應用上也有跡可循。2010年左右,iPod和iPhone差價巨大,iPod加上外置通信殼便能能夠實現(xiàn)iPhone的功能,享受iPhone的生態(tài)。

iPhone 4之后,“蘋果皮”出了名。蘋果皮是一款專門針對iPhone4設計的增強型通訊產品,無需剪卡,讓iPhone4瞬間變成一款三卡三待的強機。體積小,完全貼合機身打造,精細制造工藝,手感舒適,完美兼容普通SIM卡,自帶大容量電池

除了蘋果皮,2018年摩托羅拉曾為推出的Moto Z3做了5G Moto Mod,這個外置設備讓4G手機升級為5G手機。其內置一塊2000毫安電池,模塊內有完整的5G modem以及天線。摩托羅拉的5G殼是作為手機的一個模塊出現(xiàn),內部沒有eSIM芯片。

但是這兩個曾經的創(chuàng)新現(xiàn)在也面臨有價無市的局面。iPhone XR等設備支持了雙SIM卡設計,提升了產品單價,蘋果皮不再適用,大批華強北的手機商已經不再關注蘋果皮,同時,蘋果開始關注在不同國家歸屬的問題,使用海外版本設備掛上蘋果皮已經受到了技術上的限制。

摩托羅拉的通信殼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生態(tài),作為一個手機外置模塊的想法在推出時便可以預見到平平無奇的市場反饋。摩托羅拉不是受到了制裁,而是想給用戶一個選擇,過于笨重的人體工程體驗,和349美元的高昂定價,表明了這是一個雞肋產品。

截至目前,華為并未回應數(shù)源科技“5G通信殼”一事,也沒有信息顯示華為參與了相關研發(fā)。在5月中旬消息爆出后,數(shù)源科技因蹭上“華為概念股”實現(xiàn)股價飆漲。此外,自稱參與了“5G 通信殼”設計的美格智能也一度沖上風口。

對于未來發(fā)展,數(shù)源科技屢次發(fā)布股價異動公告表示,這款產品尚未形成相關銷售收入,業(yè)務占比較小,對公司影響有限。

過去的案例結果不容樂觀,但是現(xiàn)在確實是華為的多事之秋,創(chuàng)新是好的它補上了華為的缺口,不過也需要市場的檢驗。市場是無情的,只有扎實的產品才能走下去。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公眾號:半導體產業(yè)縱橫。立足產業(yè)視角,提供及時、專業(yè)、深度的前沿洞見、技術速遞、趨勢解析,鏈接產業(yè)資源,構建IC生態(tài)圈,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yè),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