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芯片技術升級提升便攜與性能
    • 顯示模塊全面升級
    • 總結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2016-2022,VR變了?

原創(chuàng)
2022/10/14
167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VR產(chǎn)品伴隨著元宇宙的火熱再度受人追捧。和上一次火熱相比,VR設備有了很大的變化。整體來看,芯片技術與顯示模塊的升級共同推動了VR設備的進步。

 

2016年VR設備首次在國內(nèi)消費市場爆火。當時VR眼鏡的出現(xiàn)帶給國內(nèi)消費者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知道,人之所以能夠看到立體物體,是因為雙眼的間距造成兩眼的觀測視角有細微差別,人類的大腦再將兩眼看到的不同圖像融合,產(chǎn)生出有空間感的立體視覺效果。VR眼鏡就是利用這個原理,用透鏡將不同視角的2D圖像映射到人眼內(nèi)來模擬3D效果。

 

我們可以依據(jù)VR的實現(xiàn)方式,把設備大致分為三大類:手機盒子,VR頭戴顯示器(PCVR)以及VR一體機。

 

圖片來源:華經(jīng)情報網(wǎng)

 

初代VR眼鏡的熱度僅維持了一年左右。很多消費者購買了VR設備,使用一兩次嘗鮮過后就將其束之高閣。用戶不喜歡使用VR產(chǎn)品無外乎幾點原因:卡頓、模糊以及眩暈感強。

 

這幾個問題在2016年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那時的VR眼鏡可歸納為有兩種顯示模式:手機盒子采用的同屏顯示雙眼信息模式,頭戴顯示器與一體機采用交替顯示模式。第一種很好理解,手機屏幕一分為二,通過擋光板與透鏡折射讓單眼看到一半屏幕來實現(xiàn)3D效果。第二種是屏幕上交替顯示左右眼信息,并利用VR設備中的液晶快速偏轉實現(xiàn)兩眼只能看到各自的畫面。也就是說,兩種顯示方法總要在分辨率和刷新率中犧牲一個,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忍受模糊的畫面或卡頓的使用感覺。據(jù)業(yè)內(nèi)專家分析,要想體驗VR時不頭暈,其幀數(shù)最少需要達到90Hz才勉強能做到,而達到120Hz時,才能完全避免頭暈。另據(jù)神經(jīng)科醫(yī)生分析,在游玩低分辨率游戲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出現(xiàn)“暈車感”。2016年的手機普遍采用60Hz的屏幕,分辨率最高也就是1080P,手機盒子用戶“暈VR”在所難免,PCVR用戶也面臨卡頓的問題。

 

其實無論是卡頓、模糊還是畫面效果導致眩暈,綜合來說就是VR硬件性能不達標。

 

時過境遷,近兩年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讓VR重新回到大眾視野,最近國內(nèi)外也有多款VR設備上市。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z報告中提到了元宇宙設備的發(fā)展,其中AR/VR設備隨著元宇宙的投資增加,將在未來幾年出貨量持續(xù)攀升,到2024年元宇宙設備的市場存量將達到1億。

 

2022年VR再次火爆的背后,它的硬件有了哪些變化?

 

芯片技術升級提升便攜與性能

2016年VR眼鏡正處于手機盒子火熱的時代,蘋果剛推出iPhone7,它的CPU為A10+M10協(xié)處理器。安卓方面,2017年初發(fā)布的小米6的SoC采用驍龍835。無論是小米還是iPhone7,播放VR視頻還能撐得住,運行VR游戲則力不從心。而同時代的PCVR,例如HTC Vive、Oculus Rift等需要連接高性能PC,且對顯卡算力需求十分巨大,做不到隨帶隨用。還有以KAT WALK為代表的虛擬跑步機,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成本很高,這種VR設備的主流商業(yè)模式是在商場開設VR體驗館,以租代買,當人們新鮮感過后,逐漸無人問津。

 

KAT WALK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22年的VR已不再是單純的手機“外設”或是PC的“VR顯示器”了,VR一體機概念逐漸流行。大部分產(chǎn)品已經(jīng)自帶SoC,不僅能輕松做到播放VR視頻,還可以運行大型VR游戲。從維深wellsennXR的PICO 4拆解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產(chǎn)品整體硬件配置已經(jīng)和同時代手機相當。PICO 4的核心處理器為一顆驍龍XR2 GEN1(SXR2130P),采用7nm工藝,4+4小大小核設計,高性能大核頻率高達2.842GHz,可以支持4K 120Hz顯示和7顆攝像頭并發(fā)工作。此外這顆SoC采用CPU與RAM堆疊的方式,有效降低DDR CL的延時。

 

PICO 4  圖片來源:PICO官網(wǎng)

 

同樣使用驍龍XR2系列芯片的還有Meta公司(原Facebook)的產(chǎn)品Oculus Quest 2與Quest Pro。作為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者,Meta表示這顆SoC經(jīng)過了定制級優(yōu)化,擁有更加的散熱和處理性能。作為高端機型,Quest Pro配備了12GB運行內(nèi)存、256GB存儲和10個高分辨率傳感器

 

高性能處理器帶來的不僅是更高清、更流暢的畫面,還能有效提高設備的靈活性。

 

從VR設備的首次爆火至今,高端芯片制程從16nm來到了3nm左右,這也意味著同樣性能的芯片體積更小。此外,藍牙、WIFI、射頻、MCU等芯片的搭載更是增加了設備整體的靈活性。2022年的VR一體機既擁有了當年PCVR的高品質(zhì)畫面,也擁有了如手機盒子一樣的便攜性,我們進入VR世界的大門不再局限于室內(nèi)一隅,只要設備在手,隨時可以沉浸其中。

 

顯示模塊全面升級

芯片提升的性能,需要優(yōu)質(zhì)的屏幕展現(xiàn)。VR屏幕主要有三個參數(shù)決定質(zhì)量:刷新率、分辨率以及視場角。

 

以2016年最火熱的HTC Vive舉例,它搭載了一塊OLED屏幕,雙眼合并分辨率為2160×1200的2K屏,單眼分辨率為1200×1080,像素密度為447ppi,視場角為110°。HTC Vive的屏幕在2016年已經(jīng)屬于頂尖水平,不過這也是建立在外接PC的基礎上——要求顯卡最低為英偉達 GeForce GTX 970。

 

HTC Vive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回頭看今天的VR產(chǎn)品。PICO 4搭載了群創(chuàng)的Fast-LCD屏幕,擁有最高90Hz刷新率,雙眼分辨率達到4K+,單眼分辨率2160×2160,100% SRGB色域覆蓋,像素密度達到了1200ppi,視場角為105°。Meta新產(chǎn)品Quest Pro搭載兩個LCD顯示器,雙眼分辨率3600×1920,單眼分辨率1800×1920,像素密度較前代產(chǎn)品Quest2提高了37%,視場角達到了106°。兩款產(chǎn)品均采用了LCD屏幕,相較于OLED,在亮度上有所提高,也支持更廣的對比度??梢钥吹?,無論是分辨率,還是像素密度,2022年的產(chǎn)品都較2016年有了大幅提升,視場角也接近當年PCVR的水平,這還是在不依賴外部設備的情況下達到的。

 

Quest Pro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除了屏幕的提升,2022年的VR眼鏡中透鏡模組也有所改變。

 

VR設備最核心的配置是光學顯示模組,即顯示屏和透鏡共同構成的一組光學顯示單元。光學透鏡能修正晶狀體的光源角度,人眼重新讀取后,能達到增大視角、放大畫面、增強立體感的作用,從而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過去VR設備普遍采用菲涅爾透鏡方案,雖然透鏡本身厚度不大,然而其依舊需要較長的光路來讓光線精準的聚焦在眼睛上,這也導致VR眼鏡體積大,重量沉,佩戴體驗不佳。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工程師提出了Pancake VR光學方案?;谠摷夹g方案的VR眼鏡,圖像源進入半反半透功能的鏡片之后,光線在鏡片、相位延遲片以及反射式偏振片之間多次折返,最終從反射式偏振片射出。通過此種光學方案,理論上能將VR的體積縮小到菲涅爾透鏡方案的1/4。

 

涅爾透鏡與Pancake方案對比 圖片來源:Oculus

 

今年新推出的PICO 4以及Quest Pro都搭載了Pancake模組,不僅設備體積更小,其設備重心更靠近頭部,使用體驗也將提升不少。不過這種模式帶來的問題則是光學效率較低,意味著需要犧牲屏幕亮度,這可能也是兩款產(chǎn)品同時更換更大亮度的LCD屏幕的原因。

 

總結

2016-2022,VR設備在芯片技術與顯示技術上都有了長足進步。VR一體機也逐漸取代了手機盒子與PCVR的市場地位。當前元宇宙還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相比資本市場對元宇宙以及VR設備的期待,消費市場的熱度還有著不小的差距。隨著元宇宙的普及與VR硬件技術的進步,VR還將實現(xiàn)更多功能。

 

 

參考資料

Pancake VR光學方案已成趨勢,16家供應商介紹  https://www.cmpe360.com/p/167377

 XR硬件拆解及BOM成本報告:Pico 4 VR一體機  https://xueqiu.com/8161959142/232219762

芯視佳宣布完成超億元天使+輪融資,加速12吋硅基OLED生產(chǎn)線建設  https://www.eet-china.com/mp/a166977.html

聊一聊 VR虛擬現(xiàn)實(二):VR眼鏡的分類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649178

META

META

2021年10月28日,美國著名社交媒體平臺Facebook宣布,該平臺的品牌將部分更名為“Meta”。

2021年10月28日,美國著名社交媒體平臺Facebook宣布,該平臺的品牌將部分更名為“Meta”。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chǎn)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與非網(wǎng)行業(yè)分析師。工科背景,擅長與初創(chuàng)企業(yè)打交道,帶你分析最新行業(yè)政策,解讀新聞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