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電路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 印制電路的發(fā)展史
    一塊印制電路板于1936年在日本誕生。但真正給予其重要意義的工作是英國的艾斯勒(Eisler)博士完成的。在1940年,他借助于印制技術(shù)中的照相、制版、腐蝕等成熟工藝,在覆有金屬箔的絕緣基板上制造出了第一塊具有實用價值的印制電路板。
  • IPC:一個行業(yè)標準在中國的成長
    在2014年中國電子展成都站上,來自IPC中國的大中華區(qū)副總裁蔣文和先生就肯定的表示,IPC標準組織自2002年進入中國,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有500個左右國內(nèi)會員企業(yè),而每年國內(nèi)會員數(shù)的增長保持在20%以上,今年的目標是發(fā)展到600個會員。
  • PCB印制電路中影響蝕刻液特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電路中,蝕刻液是用于去除覆蓋在銅箔上的部分銅以形成電路圖案的化學(xué)溶液。以下是影響蝕刻液特性的主要因素: 1. 蝕刻液成分:不同類型的蝕刻液具有不同的化學(xué)成分和PH值,影響其對銅箔的腐蝕速度和效果。 2. 溫度:蝕刻液的工作溫度會直接影響腐蝕速度,通常較高溫度下的蝕刻液腐蝕效果更好。 3. 攪拌和氧化性:定期攪拌可以保持蝕刻液中的均勻性,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