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 高速先生,作者 | 黃剛
作為三大分立元器件之一的電容,的確身上掛滿了title,之前的高速先生文章中也部分描述過它的用途,例如用作電源網(wǎng)絡的去耦電容和用作高速串行鏈路中的隔直電容。今兒我們再普及它的另外一個作用---縫合!
本著高速先生的一貫風格,主打一個不講道理,額,不是!是不講太多深奧的理論,希望以直觀形象的仿真結果來說明問題。所以一上來我們就直奔仿真建模,通過仿真讓大家輕松“get”到要點。
案例一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走線跨分割地平面的情況,例如下面的模型所展示的:
大家都知道跨分割肯定對信號有影響了,那你們能想到的優(yōu)化方案是什么呢!什么,告訴我不跨分割平面不就解決了嗎!要是能不跨分割平面,鬼都知道肯定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啦!那如果在避免不了跨分割的情況下呢?相信部分資深的硬件工程師或者設計工程師就會條件反射的想到這樣去做,那就是在地平面跨分割的位置整上1到2個電容。
具體怎么放?就像下面藍色器件這樣放。
從仿真結果上看,放和不放電容的插損對比是這樣的。。。
而在跨分割位置的TDR阻抗結果對比是這樣的:
案例二
線還是那根信號線,我們換個場景,讓這根信號線只能參考電源平面,沒法直接參考地平面,如下所示:紅色信號線參考的是下面層的橙色電源平面,電源平面再下一層才是本來需要參考的地平面。
當然,高速先生從來也沒說過信號線就不能參考電源平面了。你如果硬要直接按上面的模型去做設計的話,也不是說一定會掛!這時候,還是案例1那幫資深工程師又有解決方案了,那就是下面的樣子!
在走線首尾兩端的電源平面和地平面之間各加一個電容,如下面藍色東東所示。
還別說,資深就是資深,加了電容后,信號質量就是比你直接不加電容硬做的來得好。
插損對比結果如下:
TDR阻抗結果對比如下:
案例3?由于篇幅已經(jīng)很長了,就當沒有了吧!當然本身縫合電容能用到的設計場景肯定是有很多的,在一些非常規(guī)的設計中,用上它之后的改善度可以非常的大。快到假期了,相信大家也不太想看那么多字了哈,留下后面的一個思考問題,就這樣了哈!
Q、本期提問:那大家能說說縫合電容縫的到底是啥呢?或者大家的設計有類似的用法也可以詳細描述下?
聲明:未經(jīng)高速先生授權許可,任何機構、媒體、個人不得轉載、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傳播高速先生平臺的原創(chuàng)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