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號,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第一天,粗略逛了一下此次展會占據的5個場館,除了大型設備商浩浩蕩蕩占據了W4、W5兩個館,讓此次展會覆蓋的產業(yè)上下游更加全面之外,在W3館,除了以與非網為代表的一些專業(yè)媒體展位偏居一隅,連接器和周邊器件廠商差不多占領了這一場館的4/5,也可謂聲勢浩大。與現在的多核處理器、集成化芯片設計、SoC等大熱的概念不同,連接器等周邊器件顯得太不起眼而往往被我們忽視,而實際上,任何一個系統(tǒng)級產品能夠完整的呈現到消費者面前都不能缺少這些周邊器件的作用。同樣,來自系統(tǒng)級應用市場的產品變革也推動著連接器等周邊器件的技術演進。
這一天,與非網記者就在展會現場采訪了連接器的代表廠商,來自Molex公司的亞太南區(qū)市場行銷經理翁偉雄和全球市場總監(jiān)Lawrence M. Wegner,聽他們聊移動互聯(lián)時代連接器產品的技術趨勢和連接器廠商的生存之道。
Molex公司的亞太南區(qū)市場行銷經理翁偉雄和全球市場總監(jiān)Lawrence M. Wegner
小型化產品競爭不斷升級
目前市場趨勢是,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類產品的連接器需求不斷增多,同時因為中低端產品呈現功能高端化的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在千元智能機領域發(fā)力,以往來自高中端消費類產品的需求正向中低端產品轉移。
而消費類產品對包括連接器在內的器件產品的小型化趨勢越加明顯,這一方面是產品功能越來越多,內部器件越來越復雜決定的,同時因為功能的增多,為了保證的足夠待機時間,需要給電池留出足夠的空間,也讓器件小型化要求越來越迫切。目前連接器廠商不斷推出更小間距和寬度的產品,Molex最新的板對板連接器間距達到0.35mm,寬度在2.0mm以下。
相信未來這種小型化還將不斷加深,連接器廠商間的競爭也將不斷白熱化。而對于與非網記者提出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Molex有什么好對策的問題,翁偉雄提到,把握客戶需求,適應市場變化,不斷加快連接器新品開發(fā),是Molex相信也是連接器廠商普遍采用的一種做法,同時象很多廠商的做法一樣,Molex也將生產制造部分遷移到國內以降低產品成本,目前在國內已建有5個制造基地。
定制化、差異化
消費類市場的競爭歷來慘烈,連接器也一樣,目前幾大廠商之間產品線嚴重重合,覆蓋的市場也差別不大,爭奪的大客戶我們都數的過來。如何把握客戶需求,快速響應,提供優(yōu)質服務等產品之外更多的附加價值,是每個廠商都絞盡腦汁要達成的目標。
針對中國市場,翁偉雄提到,目前客戶定制化和差異化的需求不斷增多,Molex會和不同客戶合作推出一些定制化的產品。
Molex針對中國客戶需求的定制化產品展示
同時因為國內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比較明顯,Molex在產品研發(fā)和制造方面也會充分考慮覆蓋所有用戶的需求,保證寬泛的工藝產線范圍。
最后,Lawrence補充,消費類之外,Molex對連接器產品在包括醫(yī)療、網絡、工業(yè)和汽車等領域的應用都很樂觀,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廣泛產品線的選擇和完整解決方案的支持。而Molex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相信也是很多廠商的挑戰(zhàn),是如何快速響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Lawrence也談到,依靠內部的IP積累和共享機制,利用自身在不同產品和技術領域的開發(fā)經驗積累,Molex可以快速的響應客戶新的產品需求,更好的滿足產品上市時間的需求。
與非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慕尼黑電子展參展廠商深度解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