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宇婷
今年1月11日,上海市經信委官網發(fā)布了一份通知,對2022年第一批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進行公示,內容包括醫(yī)療健康、數字城市、課堂教育、品牌娛樂、文旅出游、商業(yè)運營和智能制造等7大類、20個場景。
這一政策是關于元宇宙最新的政策指引。就在半年前,上海市政府發(fā)布的《行動方案》被視作上海推動元宇宙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其中提出2025年上海元宇宙相關產業(yè)規(guī)模要達到3500億元的目標。
“開發(fā)難”是元宇宙建設的難點之一,元宇宙涉及的并非單一技術,而是一個技術群。開發(fā)過程中的3D模型規(guī)模很大,場景繁多,而且需要在多終端展示,對于技術設備整體性能和展示環(huán)境都有較高要求。開發(fā)、批量帶來的處理難度,導致開發(fā)周期長。此前,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比較好的解決。
TO B軟件領域是否有全新的3D創(chuàng)造形式,尤其是中國本土的原創(chuàng)解決方案?
1、一個“元宇宙”開發(fā)周期大幅縮減的試驗
作為一個地道的哈爾濱人,最近,我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例子。今年雙十二,手機天貓用3D技術辦了一場元宇宙冰雪派對,消費者可以通過天貓App的首頁入口,化身為虛擬人物,進入冰雪世界的游戲界面。
而這個案子的技術核心是用web SDK部署阿里云無影云應用的形式,即用H5就能夠打開一個非常大型的應用。
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這個聚焦體驗式購物的冰雪3D世界并不算是超大型元宇宙游戲,但整個制作端的3D文件包也有10G左右,需要RTX2060以上配置的顯卡才能跑起來,這樣大的文件如果讓用戶在天貓app上下載幾乎辦不到。用戶端側的配置較低,無法順暢加載高清3D虛擬場景。此外,整個開發(fā)過程還涉及到動態(tài)的市場需求變化,需要即時更新,因此面臨的是體驗端和開發(fā)端共同的挑戰(zhàn)。
而這次天貓元宇宙冰雪派對制作的痛點,其實也是很多元宇宙應用和廠商都在面臨的難題。
TO B新勢力也針對這些痛點,對無影云應用的具體解決方案采訪,得到回復:
首先,為了更快更好地推動項目上線,無影云應用提供了一整套云應用在云側運行的環(huán)境和端側SDK,由SDK完成應用到端側的流化顯示,以保證3D應用無需修改即可運行在云側。天貓方面的開發(fā)團隊選擇的是Web SDK集成的方式,使用了無影云應用提供的公網鏈接直接顯示出云應用的窗口。開發(fā)者再通過WebSDK進行集成開發(fā)。無影RuntimeAPI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接口標準,以實現高效安全的云端一體自定義通信和交互,因而產生了一種新型應用集成部署方式。
在使用側,用戶在手機天貓APP中打開一個H5頁面,進入游戲世界,控制自己的人物進行實時互動,實現3D應用場景在任意終端的即點即用,不需要再下載應用內容。云應用部署的多地域交付,支持根據最終用戶訪問IP,智能就近調度會話,避免網絡延遲對用戶最終體驗的影響。
同時,無影自研的流化協(xié)議可以保障穩(wěn)定高清的碼流傳輸和3D畫面。上云擺脫的是大尺寸文件包和顯卡的限制,降低了對消費者手機設備的性能要求。
新的集成方式也促使整個研發(fā)周期縮短到2周半,即使云上應用在雙十二活動期間一共進行了30多次的版本更新,但每次更新用時控制在2-3小時內就可以完成全量發(fā)布,終端用戶幾乎不會感知到應用更新的間隔,打開頁面就可以體驗最新版本。而過去,3D游戲的開發(fā)時長至少要三個月以上,每一次更新也都需要用戶端長時間等待。
這次手機天貓活動實現了3D實時渲染類互動應用在任意終端的即點即用,用戶端在10Mbps網絡帶寬以內就可以享受到絲滑流暢的清晰度。
背后的無影應用云化能力,讓大型軟件即點即用,不再需要下載安裝。和傳統(tǒng)云桌面產品不同,云應用打破了過去固有的操作系統(tǒng)限制,提供了一種調度顆粒度更細、更通用的應用軟件使用方式。這一定程度上也延展了3D?應用軟件發(fā)展的潛在可能性。
2、除了元宇宙,“云應用”還有怎樣想象力?
元宇宙并不是云應用唯一的應用場景。雖然這套技術還很新,但已經可以想象到更多可能。
今年5月,媒體CSDN曾對無影做過一次測評。
測評聚焦在“企業(yè)用戶在釘釘群組中分享了中望CAD、Audition電影音效、Blender3D建模、Adobe Premiere等大型文件,文件大小在500MB到2GB之間。任何一名群成員,在本地設備沒有安裝上述軟件的情況下,都可以1秒打開文件,并進行交互編輯。數據在阿里云全球網絡與數據中心就近讀寫,且全程處于客戶企業(yè)的云安全管控內。”
中望CAD是國內企業(yè)自主研發(fā)的二維CAD平臺軟件。工程師將CAD與客戶即時通訊(IM)場景融合,用戶可以在平板、手機,甚至電視設備上,查看4K清晰度設計文件,并對其進行編輯批注,免下載,即點即用,大幅提升設計決策效率。
測評結果體現出另一種價值:操作系統(tǒng)、應用商店、開發(fā)運行環(huán)境的差異,帶來的大量協(xié)同成本和生產力損耗,可能通過無影全新的軟件分發(fā)形式,大大提升用戶體驗。
根據TOB新勢力的了解,除了中望CAD、手機天貓活動,無影云應用還進一步滲透到高??蒲袑嵱枅鼍?。比如,通過web集成方式,實現基于云應用的在線互動實訓方案。這讓團隊多位成員在打開網頁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高級科研軟件和應用,不再受到本地計算機算力的限制,從而提高研究效率。
國內軟件市場分發(fā)的進化需要耐心。自研核心技術和開放架構與接口,是一個提供服務的開端。
實際上,無影云應用改變了兩點:第一,軟件的開發(fā)模式。如上我們已經提到,軟件開發(fā)商可以繞過復雜的底層技術環(huán)境,在無影技術能力之上,直接將軟件部署到云應用上。第二,用戶可以彈性使用云資源,自己定義云應用的使用時長。這是SaaS訂閱制的前奏。
圖注:無影云應用界面操作示例
圖注:無影云應用數據通道能力架構圖
3、“即點即用”正在改變什么?
在元宇宙、大型工業(yè)軟件場景下,無影云應用即點即用正在落地。這種使用習慣的改變,給產業(yè)帶來怎樣的變化?
工業(yè)軟件涉及到實體制造與軟件,以及個性化場景,更為復雜;包括在海量計算資源,在可靠性、安全性、實時性上要求更高,其門檻亦更高。工業(yè)軟件和無影云應用合作落地,也會帶給應用類辦公軟件新的想象力。
比如,SaaS軟件廠商在自己的一個架構上如果能夠做到訂閱制,在國內來說確實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無影的服務能夠側面幫助很多軟件廠商,在少量投入的情況下試水,積累目標用戶的反饋和反應。
據了解,為支持軟件廠商上云,以探尋新的商業(yè)模式,無影提供整套完整的產品服務,如幫助軟件商實現快速應用上云的Demo搭建。操作方式為:在控制臺上點擊上傳應用包,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無影本身下載連接方式進行體驗。
在具體的集成層面,如何讓企業(yè)快速的實現應用上云呢?無影有多套交付方式,包括SaaS和PaaS。對于SaaS方面,上文已經提及,軟件廠商能夠通過控制臺,讓企業(yè)用戶快速點擊使用SaaS鏈接,軟件廠商減少了自身的開發(fā)成本。
在PaaS層面,無影提供了標準的SDK、最佳實踐文檔和Demo示范,幫助企業(yè)客戶快速集成整套PaaS方案。只需要1-3天,就可以完成整套無影之上的云應用搭建。
一些入駐無影應用商店的成熟軟件,無論是否使用無影云應用作為開發(fā)工具,都可以直接上云,更快捷地觸達用戶,進行分發(fā)。
從企業(yè)客戶角度出發(fā),在價格和成本的動態(tài)調整上,以包月、包天,加上總單量,來實現對資源層面的管理——計費方式靈活,組合使用方式豐富。付費方式靈活是表層,實際上底層是無影對云計算資源擴縮容的管理能力,包括計算池的擴縮容和閾值的擴縮容。當下,云應用的多方,還只能提供包月和小時服務,極致的擴縮容能力尚未被充分挖掘,仍有商業(yè)探索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