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14nm、10nm、7nm工藝競爭白熱化,誰領先誰落后?

2015/07/13
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

最近,IBM公布了其在7nm制程上取得的重大進展,這篇文章將梳理一下在14nm、10nm和7nm節(jié)點上,各個主要廠商的進展,以及先進工藝對這些廠商究竟意味著什么。

14nm
多年以來,在純邏輯制程方面,英特爾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聲稱其工藝領先所有競爭對手。2007年英特爾在45nm節(jié)點導入HKMG工藝(High-K絕緣層+金屬柵極),直到2010年左右,HKMG才在整個半導體業(yè)界普及。2011年英特爾在22nm節(jié)點引入FinFET工藝,直到2014年大部分競爭對手才實現(xiàn)了FinFET工藝。從22nm推進到14nm,英特爾理應比其他廠商更順利一些,因為英特爾只需要縮小工藝尺寸,而其他廠商既要導入FinFET工藝,又要縮減尺寸,但是英特爾在14nm上卻栽了大跟頭。英特爾在2007、2009和2011年分別進入45nm、32nm和22nm工藝節(jié)點,14nm工藝按計劃應該在2013年推出,但是英特爾直到2014年才推出14nm工藝,比計劃晚了好幾個季度。

三星則跳過了20nm,在2014年底直接進入14nm工藝,只比英特爾晚了一點點。三星最早的14nm工藝被稱為“14LPE”,在“14LPE”之后,三星將推出提升性能的“14LPP”工藝。三星也將14nm工藝授權給GlobalFoundries,從而使IC設計公司有更多的14nm工藝選擇。

臺積電對抗14nm工藝的制程被其稱為“16FF",這種16nm FinFET工藝在2014年末引入,2015年量產。2015年下半年臺積電還將量產一款提高性能的“16FF+”工藝。

有兩點需要說明一下。英特爾公布的工藝導入日期是英特爾處理器導入新工藝的時間,而晶圓代工廠公布的工藝導入日期是系統(tǒng)級芯片(SoC)導入新工藝的時間。由于系統(tǒng)級芯片比處理器要支持更多的設備,所以系統(tǒng)級芯片所采用的工藝一般比處理器更復雜。相同的工藝節(jié)點,英特爾的系統(tǒng)級芯片工藝導入時間一般比處理器工藝導入時間晚一年。第二點,晶圓代工廠的14nm工藝指只縮減了前道工藝的尺寸,后道工藝還是20nm工藝的水平,英特爾的前道工藝與后道工藝都進行了縮減,因此英特爾的工藝尺寸比其他晶圓廠都要小。

顯然晶圓代工廠在14nm工藝的遷移比英特爾更順利,這種狀況對于這些晶圓代工廠意味著什么呢?

28nm時臺積電是晶圓代工廠的領頭羊,蘋果因此把應用處理器的訂單從三星轉移到了臺積電。14nm/16nm節(jié)點上,蘋果的業(yè)務仍然是臺積電最大的收入來源,但是蘋果把代工業(yè)務分給了三星和臺積電,而且三星的訂單更早一些。高通也把部分訂單從臺積電挪到三星。顯而易見,三星14nm的順利量產使得它從臺積電那里搶了不少生意。

14nm工藝推遲對于英特爾的影響難以判斷,英特爾僅有很少的代工業(yè)務,因此至少現(xiàn)在代工方面對于英特爾沒有實質影響。英特爾最主要的業(yè)務是PC處理器,在這個市場和AMD歷經多年拼殺,終于憑借先進的工藝和制造優(yōu)勢迫使AMD賣掉了晶圓廠?,F(xiàn)在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場近乎壟斷地位,從現(xiàn)在的市場來看,14nm工藝推遲對于英特爾的PC業(yè)務不會有實質性影響。工藝延緩或許對財務會造成不利影響,但是英特爾整個2014年的毛利仍然很高,所以這方面的影響也可以忽略。

?

10nm
本來根據(jù)英特爾的計劃,10nm工藝應該在2015年推出,但是現(xiàn)在至少要推遲到2016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與14nm類似,英特爾在10nm跳票嚴重。

三星已經展示了10nm的晶圓,并表示他們將在2017年量產10nm工藝。

臺積電也在緊攻10nm工藝,宣稱將在2016年第二季度試產10nm工藝,并在2016年末正式開始量產?;旧线@三家公司在10nm工藝進度上是前后腳的關系。

三星和臺積電誰能夠在10nm工藝競賽中領先,誰就能夠得到更多蘋果的代工業(yè)務。現(xiàn)在三星和臺積電在10nm工藝開發(fā)上進展都非常好,不過GlobalFoundries的10nm工藝進展則是一個謎,GlobalFoundries最近把IBM的半導體業(yè)務買了下來,通過IBM的資源,GlobalFoundries現(xiàn)在開始開發(fā)自己的10nm工藝。

英特爾的10nm工藝何時量產難以預測。英特爾剛剛收購了Altera,10nm工藝對于生產Altera的產品很重要。工藝推遲肯定會影響到英特爾的財務狀況,但是對于英特爾PC處理器的影響很難看清楚。

7nm
IBM最近公布了一顆7nm工藝測試芯片,這是IBM和GlobalFoundries、三星和半導體設備商等一起合作的成果。這顆測試芯片被認為是現(xiàn)在唯一一顆可以工作的7nm芯片,公布出來的工藝細節(jié)包括采用硅鍺(SiGe)FinFET通道、EUV(遠紫外光)以及30nm的間距。

如果期望7nm工藝在2017/2018年量產,那么現(xiàn)在完成7nm測試芯片正當其時。臺積電也許諾在2017年量產7nm工藝,這將使其史上第一次實現(xiàn)兩年導入兩個工藝節(jié)點。采用硅鍺通道與30nm間距都在意料之中。EUV
成功使用很重要,但是量產時還需要解決EUV工具、薄膜等問題。

由于現(xiàn)在臺積電和英特爾關于7nm的開發(fā)狀況守口如瓶,所以也難說IBM這次就真的跑在了前面。但是這個可以工作的7nm測試芯片對于半導體產業(yè)無疑是個好消息。未來幾年這幾家廠商在工藝上的競賽也值得關注。

結論
蘋果、高通、NVIIDA和Xilinx都有大量的代工業(yè)務,這些IC設計廠商試圖在三星和臺積電之間找到平衡,自然希望這兩家的工藝能夠齊頭并進。三星和臺積電在制程大戰(zhàn)中與英特爾打得不可開交,甚至在系統(tǒng)級芯片(SoC)制程上領先了英特爾。英特爾在工藝發(fā)展上碰到了很多麻煩,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給英特爾造成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未來幾年英特爾還不能擺脫困局,那么工藝問題定將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更多內容,請訪問與非網(wǎng)半導體專區(qū)

與非網(wǎng)編譯,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英特爾

英特爾

英特爾在云計算、數(shù)據(jù)中心、物聯(lián)網(wǎng)和電腦解決方案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我們所生活的智能互連的數(shù)字世界提供支持。

英特爾在云計算、數(shù)據(jù)中心、物聯(lián)網(wǎng)和電腦解決方案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我們所生活的智能互連的數(shù)字世界提供支持。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